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之际,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创新打造的“贯通虚实、融合科技、线上线下双驱动”、以"数智启明·人文润心"为主题的数字资源嘉年华系列活动于2025年4月23日圆满落幕。

虚实交融:打造沉浸式学习新范式
4月18日的线下嘉年华以图书馆为"数智剧场",打造医学数字空间站、人文医学工坊、品牌快闪市集、外文资源速递等四大实景模块。在医学数字空间站,知网检索PK赛通过大数据分析助力学生完成"精准医疗"课题研究,万方AI诊断实验室将智能系统与临床思维训练深度融合,参与者通过VR典籍展穿越时空对话医学先贤;人文医学工坊内,非遗漆扇绘制医学图谱、数据可视化竞赛将复杂研究转化为艺术创作,12场云端学术对话打破学科壁垒;品牌快闪市集通过趣味问答、AI学术图谱生成等互动,发放文创周边600余份;外文资源速递区通过AR导览实现全球医学文献的即时触达。
线上"云端书院"同步开启EBSCO医学训练营、Wiley医学论文发表实战、ClinicalKey科普知识大赛、新东方医学人文双语讲堂等特色项目,累计参与超600人次。







价值引领:深植医学人文根系
4月23日,图书馆举办了“数智启明·人文润心”资源建设师生共建座谈暨颁奖大会。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夏有兵,图书馆馆长张慎忠,图书馆副馆长刘烜贞及相关师生代表等40余人参会。会议围绕"数字资源建设优化路径""AI时代的医学伦理"“图书馆资源赋能医学人文培养”等议题开展深度研讨,与会师生代表就智能化时代的人文关怀、跨学科知识融合等维度展开思想碰撞。在实践成果交流分享中,学生代表反馈,通过参与数字资源推广与共建系列活动,已系统建立起对数字资源体系的立体化认知,并通过检索技能专项培训,能熟练运用多维度检索策略开展学术研究。基于实践体验,与会师生从用户视角为数字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设性方案。
此次活动对87名获奖数据库实践者进行了表彰,对12名志愿者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。

长效赋能: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
聚焦师生资源共建,活动中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00余份,这将有效推进图书馆构建“三融三进”资源建设长效机制:数字技术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度融合,人文教育与专业资源的立体化融合,着力推动数字资源进课程、进科研、进实践场景,形成"需求采集-资源整合-服务创新-效能评估"的闭环生态,为医学数字资源的可持续优化提供数据驱动决策支持,确保图书馆资源建设始终与学校人才培养同频共振。

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夏有兵对学生代表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比获取信息更珍贵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,比知识积累更关键的是思考的深度。”他呼吁同学们善用图书馆的全学科资源,以阅读丈量世界,用思考定义人生,在数字与人文的交响中,成长为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青年!

图书馆馆长张慎忠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此次活动是图书馆推进“数字与人文共生”理念的落地实践,图书馆紧扣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总体布局,着力打造“虚实相生赋能、知行合一育人”的立体化育人平台,构建医学特色数字资源矩阵,搭建虚实融合的智慧服务场景,为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智慧服务支撑。

此次活动系图书馆首次将40多个中外数字资源以集市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生动展示,融合了VR典籍沉浸体验、AI学术图谱生成、非遗与数字资源交融、跨学科数据库检索竞赛、医学与艺术碰撞等环节,给全校师生奉上了一场知识盛宴。图书馆将以此次活动为支点,深化资源优化、馆院共建、服务升级、文化赋能四项行动,始终以师生需求为导向,在数字与人文的交融中,助力南医学子成长为“精医术、怀仁心”的新时代医学人才。
(撰稿/杨杨 陈萍;图片/范晓磊 倪慧明 刘婧华;审核/张慎忠 刘烜贞)